各位曾修過我的「現代性專題1998」或者「紀登思專題1999」的同學。

我相信你們都樂於知道最近兩年在華文世界有越來越多有關N. Elias, U. Beck以及A. Giddens的介紹與一些新的翻譯和中文討論﹐和當年你們很少有中文資料的情形大不相同了。

當然在英文方面﹐資料更多了﹐也無法在此列出。不過我可以只提三點﹐jDeborah LuptonRiskRoutledge,1999)這本入門小書﹐將Beck, Giddens, LashFoucault』s Governmentality, sexuality等都簡單地連結起來,(這也是當時我們想做的事之一),可惜當年此書尚未出版;不過大家現在還是可以找此書來看,有助於凝聚與回憶當時的一些閱讀材料。k還有,當時我們偏重Giddens的自我﹐但在Governmentality方面少談到「自我」﹐Nicholas Rose近來有值得重視的新書﹐像Governing the souls2nd edition 1999)﹐Inventing our selves1999)。l此外,Beck-Giddens(+Lash)的reflexive modernity觀點繼續在許多不同領域被應用(與被修正),Jock YoungThe Exclusive SocietySAGE 1999)就是這樣一本頗值得閱讀的新書,我認為頗有見地,也補充修正了Giddens一些論點。此書除了屬於社會理論、政治理論、文化研究外,也屬於「犯罪學」(criminology)的領域,犯罪學在這幾年受到像文化研究這些跨學科的批判論述的影響,正在急速地改變其面貌,當然已經不是臺灣的犯罪學界與教育所能理解的。

以下我只列出一些自從1998之後的中文資料:

Elias:大陸將《文明的過程》(三聯1998)翻譯出來了!我只對照了一部份,譯的不錯,但還是有些小錯誤,不過我對照的是英文譯本,而中譯則應該是根據德文,所以有些也許是英德文的出入。不論如何,當時我們只讀了一小部份,我希望你們有機會應該全讀。這本書值得!

東華大學的李松根教授翻譯了一些Elias的文章﹐包括了Elias的小書《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》,也寫了些應用其觀點的文章或課程說明﹐請大家自己去上網發掘:

http://dlearn.ndhu.edu.tw/sync/commu/index.html(包括了幾個課程說明)

http://dlearn.ndhu.edu.tw/sync/commu/elias.html(介紹Elias

http://dlearn.ndhu.edu.tw/sync/commu/theobase.html(內中有多篇翻譯)

Elias的生平與書目的介紹

最豐富與最重要的英文Elias網站:Norbert Elias and Process Sociology (University of Sydney)

上面有其他Elias網站的介紹。

Beck:以下這兩個譯本可惜都有點拘泥於原文的結構,不是那麼通順的中文。

《全球化危機》(What Is Globalization)臺北商務﹐孫治本譯。

《愛情的正常性混亂》(The Normal Chaos Of Love)臺北立緒﹐蘇鋒山﹐魏書娥﹐陳雅馨譯。

2000年六月23日在政治大學曾有「第二現代:個人化、全球化與風險社會」研討會(可到我辦公室找論文)。2000年六月號《當代》也有「從風險社會到第二現代」專題。

 

Giddens1998修課的同學當時幾乎沒有任何譯本﹐現在卻翻譯了好多本。

請到我的1999紀登思課程說明﹐我把新譯本都列出來了。不過譯者們常常不能把真正的重點以通順中文來表達。

  中國大陸的學者與知識份子也有很多討論。我從網上抓了一些﹐供你們參考。很多都是把吉登斯「據為己用」(針對他們自己的論戰脈絡與關懷)的介紹。其中尤以秦暉一文為挪用的最頂峰。讀這些文章不一定是去了解Giddens,而是看別人怎麼挪用他。

<從現代性到第三條道路:現代性劄記之一>﹐黃平(和我們讀過的那篇不同)

<別有選擇──吉登斯·反思現代性·其他>曹衛東

"第三條道路",還是共同的底線? --讀吉登斯著《第三條道路》﹐兼論中國的社會民主主義問題 >﹐秦暉

簡單現代化反思的現代化」 ——讀吉登斯《超越左與右》>﹐何清漣(就是那位前年來中央大學哲研所的女士)

<「第三條道路」是普羅大眾的出路嗎?>﹐丹尼爾.本賽德Daniel Bensaild

第三條道路哪裡去?曉曉

<上海酒吧:全球化、消費主義與生活政治>包亞明

 Giddens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的院長首頁 http://www.lse.ac.uk/Giddens/Default.htm 值得參考